綠角的分享而得知這本大師的著作,搜尋後才發現原來成書已久!光看書名就覺得實在太適合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載浮載沉的我 (與廣大的眾人),立刻列入必讀。

早先的版本副標為:"基金之神John Bogle寫給中產階級的快樂致富學",2015年再版則變成了:"回到理財初衷,跳出金錢困局",後者不但用語精煉、也更準確地點出了此書主軸。

就連目錄也是 (取自博客來網站):

雖然不曉得內容翻譯是否有出入,但再版的風格簡潔許多,從書封到目錄皆清爽明快,讓人更有閱讀的動力。不過,話雖如此,這本書的前四分之三,還是讓號稱很有動力的我本人,很愛睏...

要檢討的當然不是作者啦!(豈敢)

看網友分享的讀後感都是津津有味,偏偏鄙人的財金頭腦真的是發育不完全,看過就忘毫無內化,頗為氣餒。斷斷續續終於來到最後四分之一,〈人生〉,也是最期待的章節──伯格大師寶貴的經驗與反思,言者諄諄,讓我一翻開就感到醍醐灌頂,手不釋卷。

書中引述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用放棄追逐假兔子的獵犬來提醒世人:我們鎮日追逐的目標是什麼?是否也被一隻叫做"成功"的假兔子所迷惑,最後卻發現真兔子其實就在身旁。

為何探討成功學的書籍如此暢銷,奇蹟大師受到熱烈歡迎,到處都在談成功之道?也許我們多數人從很小就被洗腦,獲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所在,才會無憾。然而近來常聽到有人說,普羅大眾對成功的認知太過單一、狹隘,扼殺了太多其他的可能性。

成功是什麼?得到財富名聲權力

伯格對此並無不贊同,他反對的是對這三要素的世俗定義──「財富,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名聲,不能只用『掌聲』來判斷;權力,也不只是『控制他人的力量』而已。」

是的,財富並不能與金錢畫上等號。但當我們嘗過沒錢的困窘、得到美好的物質享受,不知不覺就會開始追逐這些有形的目標、忘記那些無形的意義存在,譬如幸福美滿的人生,譬如擁有豐富的學識,譬如為他人、社會做出貢獻。

在這"人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的時代,追求持久的注目與掌聲,往往會將初衷拋在腦後,沒有繼續磨練真本事,反而漸漸走上歪路──自我膨脹、裝腔作勢、甚至為了卑鄙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說到權力,總想到為所欲為,伯格的忠告是,「我們應該尊敬的,是為了『有意義的目標』而行使的權力」,而非濫用特權、任意差遣玩弄他人。

史懷哲說:「成功不是幸福之鑰,幸福才是成功之鑰。」心理學家提出決定幸福的三要素是:自主權、與人交流、發揮能力。如果我們弄錯順序,埋頭猛追財富、名聲與權力,對人生的幸福感,並不會就此手到擒來,反而可能越離越遠。

人生路上,我們需要時常思考反省,追逐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如同伯格在書中所述,「儘管你所擁有的東西來去無常,你是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你的人品,卻會永遠跟著你。」財富、名聲與權力可能是短暫而虛幻的,唯有砥礪成為更好的自己,才值得永無止境的追求。

即使整本書讀完只對這部分印象深刻 (是否該去旁邊罰站),還是很推薦~ 擔心理解能力跟我一樣缺乏的人,只要看最後的章節就好 (大誤),此書最最精華的所在啊 (蓋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夠了 約翰伯格 John Bogle
    全站熱搜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