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211013_073656__01.jpg

本書作者Wendy Mak利用「絕妙三十」(terrific thirty),包含7件下半身單品、6件上衣、3件洋裝、5件夾克或大衣、3個包包、6雙鞋子,創造出一千多種搭配——即使學過排列組合,看到這個數字還是覺得很驚奇。

大部分看著滿載的衣櫥、卻不知道該穿什麼的人應該都遇過下述問題:

我們需要多少衣服才夠?

首先必須定義「足夠」...而這問題牽涉甚廣,理智的我與感性的我給出的絕對不會是相同的答案。

《時尚斷捨離》建議的每季單品數量,不含鞋包是23件,雖然單品組成略有差異,這兩位作者都認為「我們真正需要的遠比我們以為的少」。

拘泥數字沒意思,倒是可以視為提醒或警鐘——檢視自己擁有的物品數量,如果已經達標卻常常對著衣櫃嘆氣,那麼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與其自暴自棄,不如循著Wendy Mak書中建議,跨過萬事起頭難的障礙,逐步打造適合自己的衣櫥生態。

第一步  衣櫥大掃除

近藤流的主張是依據怦然心動與否來判別去留,Wendy Mak則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所謂錯誤的時尚,包含根本不符合你個性的東西、已經好幾年都不合身的衣物,以及已經老舊或過時,在衣櫥無容身之地的東西。這和你花了多少錢買下,一點關係也沒有。這些東西佔據你生理和心靈太多位置,是衣櫥的業障。』

我覺得可以結合兩者的主張,綜合判斷一項單品值不值得被留下,也可以參考Wendy Mak的KTAGS方法快速分類(Keep保留、Toss丟棄、Alter改造、Give送出、Sentimental情感物品)

不少整理師都提倡一次到位的節慶式大整理,好處是立即煥然一新,但對我來說不僅執行困難,而且在沒有完整的覺悟前難保不會重蹈覆徹。對此我也曾經懊惱,現在釋懷了,一次又一次的斷捨離練習,只要好好省思就會進步,反正完美本來就不存在的嘛對吧?

第二步  確認衣櫥組成與生活型態

我們擁有的和我們實際需要的,通常有落差。如果生活中各種場合佔據的比例與相應的服飾類型不對等,就可能導致時時沒有衣服好穿的絕望感。

理想的衣櫥色系組成,百分之八十是基本色、百分之二十是重點色彩。相信有人天賦異稟對色彩有獨到的詮釋,但我頗同意Wendy Mak的論點,因為《我親愛的朋友們》劇中最令我欣賞的角色服裝,就是一身簡約黑白灰出場的忠南。所以想要時髦到老,早點朝基礎色靠攏準沒錯。

找出需要彌補的落差、以及待調整的色彩單品,再運用Wendy Mak的分配原則來理性購物。

第三步  開始建立自己的絕妙三十

所謂「絕妙三十」,指的是三十件可以相互搭配並應付生活中各種場合的基本服飾。住在澳洲的Wendy Mak的單品建議自她個人經驗取材,雖無法一體適用各地的氣候環境,我們依然能參考箇中精神再調整成適合自己的清單。

截圖 2021-10-30 下午12.06.53.png

沒列出來的是包包鞋子被Wendy Mak歸在配件類,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多多益善、但也是必備基本幾款就可以過活了。最近把用了一年半的帆布包換成了Fossil Sydney Satchel,看過不少YouTube分享影片之後決定捨駝色選黑色,部分靈感來自網友W愛用的Longchamp小羊包,缺點也是背帶稍長。

要不要聽Wendy Mak建議再準備一個淺色系的日常包呢?嗯,這我要再想想,因為我老是愛選濃郁的深咖啡色,結果又覺得自己駕馭不好這種微帶復古的色調,算是我的罩門之一吧。其他可以應付特殊場合的鏈條包什麼的,我竟然都有(嘆氣)

至於鞋子,我跟作者有不同的取向哈,她竟然完全沒有把小白鞋納入太不可思議了!所以還是按照我自己的來,目前的心法就是:人生苦短,不要勉強腳丫子

筆記寫了落落長,其實原作是本輕薄的小書,還有一半是那一千多套穿搭的列表。坦白說我覺得只有二十件衣物根本不夠啊,總是要把換洗的頻率算進去,也許南半球就是四季如夏、衣服也快乾吧,《時尚斷捨離》以每季為單位的建議比較適用台灣的狀況。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真正需要的遠比我們以為的少」,找個機會好好檢視反省一下,也是更認識自己囉!沒有什麼比掌握自己的一切更重要的了。


arrow
arrow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