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年初的時候看《尋找台灣感動力》,介紹了嫁來台灣的柳州姑娘開的艋舺螺螄粉,拍得好吃還有背後的奮鬥故事,讓人躍躍欲試。不久之後看到Kelly竟然也發了螺螄粉影片?實在也太巧了吧,不過當時還找不到賣家進螺螄粉,於是決定有機會還是到店裡嚐嚐。
默默幾個月過去,雖然開始看到有人代買(知名Youtuber的威力驚人啊),不過想到貨源還是有點怕怕。總算找了一個 艷陽高掛汗流浹背的 良辰吉時,來到了位在萬華火車站正對面的艋舺螺螄粉,一探究竟。
記得年初的時候看《尋找台灣感動力》,介紹了嫁來台灣的柳州姑娘開的艋舺螺螄粉,拍得好吃還有背後的奮鬥故事,讓人躍躍欲試。不久之後看到Kelly竟然也發了螺螄粉影片?實在也太巧了吧,不過當時還找不到賣家進螺螄粉,於是決定有機會還是到店裡嚐嚐。
默默幾個月過去,雖然開始看到有人代買(知名Youtuber的威力驚人啊),不過想到貨源還是有點怕怕。總算找了一個 艷陽高掛汗流浹背的 良辰吉時,來到了位在萬華火車站正對面的艋舺螺螄粉,一探究竟。
之前看到GT粉絲團分享這張平拍穿搭時,就挺想嘗試的,感覺在炎炎夏日打扮成一股清流貌,應該有助於心靜自然涼吧?不過找不到合適的淺藍色bottom,直到收到Sweets這個月的大愛牛仔寬褲,立刻送作堆!
白鞋白包自己做了更換,整體休閒風格更為一致。唯一沒學的就是紅色腰帶,其實非常搶眼,找機會再試。
老是在衣櫥鞋櫃深處發現被遺忘的美好,驚奇程度直逼納尼亞。有鑑於買進門遠超過穿出場的速度,幾番思量後試著訂了一個功課:出門行頭含衣服、鞋、包、飾品至少兩樣為過季或資歷三個月以上(發現半年可能有點緊啦真是糟糕XD),說穿了就是舊衣新穿啦,希望能重溫敗家瞬間的初心、珍視與每樣單品獨特的緣分。
聽說每個女生房間裡都有一張堆滿衣服的椅子。嗯,我好像有三張欸... 不過沒有堆疊地很厚很滿啦,避免傾倒危險,所以要分散重量。不想增加待換洗的burden時就會在小山丘中挑選搭配,這次隨手抓出來的組合很喜歡,看起來舒服、實際上穿起來也是。
Irrational,聽起來不那麼令人愉快的詞,卻很真實的屬於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
是的,每一個人。差別只在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點。無論是攸關前途、生死一瞬間的重大決策,或只是到巷口買一杯咖啡這種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稍停下來想想,在我們不注意的幽微之處默默影響我們做出判斷的,到底是甚麼呢?決定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非理性,就是翻開這本書的契機。
先是看了《報導者》的這篇文章〈當房思琪成為實體——專訪作者密友與編輯談林奕含的出版歷程〉,不多時立刻出現了朱亞君的反擊文,身為不清楚事情經過的局外人的我們大家,面對這樣論調迥異的兩方言詞,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只不過,對於有網友附上的朱總寫給林奕含的信(截圖見下),別的也就罷了,第二點提到書如果出版了,則「宣傳的重點」、「介紹作者出場的方式」必須採用作者本人最忌諱的那些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