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接近年尾,又是準備回顧檢討與展望的時機。
這幾年的課題是挖掘內心,努力稍有進展時十分欣喜,卻仍會被社群上的喧騰干擾:怎麼就沒有拿得出來的實績呢?
看到這段分享,瞬間豁然開朗:
「人生每一次掙扎,都形塑了你的人格。」
Every struggle in your life shaped you into the person you are today.
這是演員Keanu Reeves說的,讓我想起「每段經歷都有意義」這句cliche。
若此鐵律為真,人怎麼總是傾向擁抱美好的經驗、並加以詮釋,卻宣稱找不出負面經驗何以存在的理由、而抗拒接受呢?
曾經很煩惱何謂「意義」,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認為這是庸人自擾的一種。
生命事件本身並非必須得解的習題,發生就是發生了,我的態度與行動才是需要被聚焦的中心。拿掉「必須賦予意義」的思維反射,既然「我」是自己人生的重點,「我」就是最具體的成果,試圖套入功成名就框架——甚至還會隨價值體系不同而異,想想也沒那麼必要了吧。
林教授的延伸也很棒:
「沒有掙扎,就只是過活而已,過活不是活出,過活是消費舊價值,頂多是演繹老理念。有掙扎,才有那麼丁點機會活出個格調來。」
跟上周新科影帝的感言連結起來:
「從每一次的經驗當中,累積了很多的自己。」
希望我們的下個階段都更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