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顛簸的路途中翻開此書,幾乎是無停頓地讀完。

面對死亡、生命最末的時刻,我們一般人的認識都太少、甚至缺乏。一旦事件發生,慌亂反應造成的無措,常使我們做出的選擇趨向一條其實並非故意、但事後回想起來充滿了遺憾與悲痛的道路。作者以其特別的身分,一位安寧緩和專科醫師,記錄行醫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帶領我們近距離接觸這在華人社會被視為禁忌的話題。

許多似曾相識或曾有耳聞的故事,經由朱醫師誠懇平實的文字記述,更加動人。

我不禁回想幾位祖父母輩離世前的景況:閉著眼、喚不醒,身上還帶著幾根管子。那種狀態的痛苦,多半是旁觀者覺得難受,或許出竅的靈魂騰空看著也不舒服,那既然已經意識到這點,我們是否有可能提早做出選擇,避免落入類似的尷尬兩難呢?

去年瓊瑤與平家子女意見相左的新聞沸沸揚揚,扯上過往的恩怨情仇、兩方各說各話讓旁人霧裡看花。想當然朱醫師並沒有任何評論表態 (如果有也是頗大膽哈),但他談到了鼻胃管放置的幾點迷思,很值得參考~ 個人的答案當然就留在各自心裡囉 :)

整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我們常不自覺將死亡與失敗畫上等號,尤其身處醫療發展大躍進的時代。

因為不吉利、因為不想承認失敗,避而不談的結果常使人錯失了珍貴的道別時刻。後事辦得再隆重盛大又如何呢?在告別式痛哭流涕地緬懷亡者,都是講給別人聽的。

西田敏行在《家族的形式》飾演的老頑童父親永里陽三,原本不苟言笑、淡漠疏離,伴侶離世後加上癌末,宛如脫胎換骨般,開始帶給旁人歡樂、開心,也修補了最在意的親子關係,按自己的意願走完最後一程。非常推薦這部日劇,除了何謂"家"與"家人"的探討,也觸及了"死亡"的議題。永里陽三的人生尾聲,不就是對"善終"最好的詮釋嗎?將遺憾減至最低,寧靜而圓滿。

現實生活中,數月前高雄蘇健裕醫師的報導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蘇醫師抗癌三年多,還是走上了藥石罔效之路,家人為他辦了一場人生的畢業典禮,邀請各階段重要的親友參加,浩浩蕩蕩來了兩百多人。一週後,蘇醫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地與世長辭。

誠如朱醫師在書中所述,我們可以選擇提早準備、預留更多的時間,說愛、說謝謝、說對不起,還有再見。

雖然"最後的期末考"與"畢業典禮"兩種比喻,我更喜歡後者,不過一點也不影響閱讀。

誠摯推薦這本溫暖的小書給所有人──

只要是人,終有一天要面對死亡。

無論是何種退場姿態,我們都能事先選擇、做好準備,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直到最後一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有型的Bao小姐 的頭像
    有型的Bao小姐

    Bao's Minority Report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