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這書是在講白馬非馬😀😀
實際上有趣且好讀多了!身處詐騙、假新聞與內容農場轟炸不斷的時代,馬克‧吐溫的這句話很值得深思:「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What gets us into trouble is not what we don't know. It's what we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作者Thomas Gilovich是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在行為經濟學與社會心理學領域均享有盛名。他在書中提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六大謬誤,舉例分析教讀者如何判別:
[謬誤1] 無中生有- 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
[謬誤2] 過度推論- 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謬誤3] 預設立場- 模糊與矛盾資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謬誤4] 期盼眼光- 認知的動機要素
[謬誤5] 以訛傳訛- 二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謬誤6] 認同想像- 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期盼眼光"和"認同想像"是我在閱讀前覺得最難以理解的,看完書大概掌握了七八分(欸~怎麼不是百分之百😅),並對"認同想像"特別有感-- 各種同溫層的取暖、與社群軟體上的likes等等。
至於我們又該如何避免落入謬誤陷阱?
看完書後,應該多少都能從作者的闡述中擷取啟示,把這些原則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就很足夠了。 知道很多人過目即忘所以 作者提出最重要、最該建立的思維習慣是:
我們不該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的資料驟下結論,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的成分,該自問是否忽略任何隱藏資訊。
更有意思的是,作者認為「社會科學格外有助提升我們對日常經驗的評估能力」-- 是社會科學、不是自然科學喔!理由如下:
社會科學所探討的主題帶有某些重要特點,例如充滿不確定性,或是因果關係相對模糊,因此特別容易讓我們接觸到有助提升判斷能力的重要原理。
想成為真正理性客觀的人,一大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解讀世事,如何適時質疑,如何徹底驗證想法,而我相信最能幫助世人建立這些觀念的非社會科學家莫屬。
想想《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是經濟學教授,不是物理學、也不是生物學,還真有點道理。
理組人就一定數理好邏輯強嗎?Not necessarily. Just take me for example. 即使真的是這樣好了,將之應用在日常中,真的就更能洞察世事、明辨是非嗎?
恐怕也有點自以為是。
這種莫名的歸類二分法,符合了作者提出來的幾個謬誤呢?硬要將所謂文科理科的刻板印象,對應到某些人身上貼標籤,甚至還挑起對立,確實再無聊不過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