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最後一篇...
話說這個筆記系列寫起來怎麼如此勞心費力呢(D1-D27請見前篇: #1, #2, #3)
幸好倒數三天沒什麼精實的內容(!!)
其實是因為Day 28直播沒傳啦,Day 29與Day 30就是KimiBarre上市記者會與見面會的before & after,瀰漫著興奮期待感動等等的激昂情緒。
不過還是截了這個特別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看到不只一隻烏鴉飛過
(請不要送我去海景第一排)
想了解的人可以去找Day 30的直播來看,順便邀親朋好友一起玩哈。我對拳法沒興趣,倒是從那個熱鬧的氛圍感受到KK的真性情,還有過去幾日直播中與他人(還有貓)的互動,難怪她的學生跟員工都這麼死心塌地啊。
Day 30的直播裡也提到Kimiko目前四本書的屬性,書裡的動作都可搭配美型棒進行,所以暫時先別催生專書了好唄。好心的小編整理成貼文,不囉嗦直接點連結:這裡
.....以上。筆記連載結束。
484有點空虛?
所以我決定來寫美型棒心得~
不過在開始前,先來聊聊
KimiBarre是什麼?
KimiBarre= Kimi+ Barre
Kimi無疑就是Kimiko
Barre???
請來翻一翻維基百科--
Barre (exercise): a form of physical exercise that uses the ballet barre and ballet-inspired movements and positions 是說barre這種運動在歐美已風行好一陣子,台灣也有相關課程可上,只要Google就會有不少資料與心得
Barre (ballet): a handrail used in ballet exercises 也就是(電影裡會出現的)扶手、把杆啦
回到KimiBarre這個組合字,舉一反三就知道是
1. Kimiko創建的系統運動
2. 作為支撐輔助的美型棒
總之就是"KK流的barre"啦!!!
那既然是barre為何沒有芭蕾女伶的樣子?
官方IG如是說:「融合芭蕾舞的動作框架與現代舞的身體技巧」
我對現代舞的刻板印象是,看不懂在幹嘛,所以不能comment。換言之,若也是對舞蹈一竅不通的人兒,還是少罵兩句吧。都說是KK流了啊!人家也不是隨意命名呢,再看一次維基百科,定義裡的關鍵字:ballet-inspired,俺從苦讀《Dance Anatomy》中得到了驗證,所以蓋章啦。
做這個運動真的有效嗎?
網路上關於barre的討論很多,我稍微看了幾篇歸納出的特色是:
除了強健核心與塑造修長結實的肌肉線條,同時啟動多關節甚至全身的動作明顯優於針對局部肌肉加強的訓練設計──因後者有違我們實際在生活中使用肌肉的模式,把單一肌肉練得健壯並不一定能妥善運用於日常中;
較容易不足的部分在於心肺功能的強度鍛鍊──我想這也是為何KimiBarre的課程設計有body、move、dance的區別,就好比Ballet Beautiful也有特別設計的cardio課程。
所以一直以來Kimiko向大眾推廣、分享的都屬於KimiBarre® Body的範疇──如果要認真計較的話,應該要正名到這樣的程度。
好囉,名詞解釋告一段落,立刻奉上美型棒與脖夾本尊:
感謝所有辛苦的工作人員,我六月中就拿到囉,默默地也使用了一小段時日。
當初岱宇跟Kimiko Studio的計畫是將美型棒跟脖夾裸賣並拆售,結果最後還是以套組的形式上架,甚至還附贈了很方便的外出收納袋(這個1.0版無法塞進脖夾有點可惜)
其實我覺得能夠單買很不錯,畢竟是會耗損的器材,汰換會同步嗎?難以預估。不過銷量、庫存應該是個考量,本來還期待以後可以在其他平台網購呢,恐怕短時間內有困難了。
許多人跟著用「輔助器材界的愛馬仕」來形容這一組KimiBarre,偏偏我對愛馬仕無特別好感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實在不想如此比擬...
不過確實從裡到外都是精品質感(蓋章again)
想我當初從管理員手中接過包裹,大哥還發出「好漂亮」的讚嘆,真是與有榮焉
唯一覺得有點那個的,就是脖夾上的笑臉.....好啦很多人覺得可愛,「記得要保持微笑」,這麼說是沒錯,但若可以用雕刻的立體方式呈現不就完美了嗎?嗯,我想應該是受限於材質的關係吧!不得不用印刷的,代價是容易落漆(literally)
精品歸精品,到底該不該入手?
首先,買了就是要用。
KimiBarre最適合搭配KimiBarre (哪門子的繞口令)
原本使用的瑜珈墊出廠時就有兩條可供固定的魔鬼氈,再加上挺度也滿夠的,所以操作KimiBarre的日子裡完全不曾體驗過瑜珈墊鬆開或軟掉的狀況。我遇到的困難是:
turnout姿勢不好被固定
在拿到美型棒之前,我認為時不時要調整瑜珈墊的可能原因有兩個:
①側邊的接觸面粗糙不平整、夾久了不舒服(相對來說容易被夾歪的瑜珈墊應該較軟就無此問題)
②我的瑜珈墊比較厚也比較重(6mm),所以容易滑落(Kimiko Studio建議的厚度是3mm)
殊不知拿到美型棒本人後立刻超級比一比,結果!抓在手上的重量感其實沒有明顯差異!但是一上腳就發現,美型棒彷若無物般的存在,默默地固定了姿勢卻又不造成負擔。
追根究柢,差異應來自於美型棒兩端的凹槽。
曲面較能順應小腿的弧度,此外兩腿的距離也相對的稍微往內縮,也就是不用撐那麼開!這次直播組合裡的左右擺臀,當胯開到一個極致時根本扭不起來啊。真是短腿人福音,嗯。
美型棒是圓柱體,刻紋由無數個六角形組成,頗美的細節。
也許有人好奇何時需要防滑?我目前覺得最需要的就是 KimiBarreの提肩胛大魔王= 女性日常美態の居家提肩胛= Kimiko系統運動の關肋骨大魔王
(不管命名如何變、本質都是進階動作,零基礎者慎入)
不易塌陷的特性也是跟捲起的瑜珈墊大相逕庭,這個在做鬆綁小腿肌的動作格外有感──簡直是痠到爆,根本無法把膝蓋打直。
至於另一側凹槽的功用?
讓我聯想到手指印,或是飛行員徽章的翅膀....
應該不只是為了造型(誤)
起碼,這兩處的凹槽對執行提肩胛大魔王這個動作很有幫助:前面有提到美型棒的材質比瑜珈墊堅實而不易塌陷,挖洞的設計舒緩了當手掌壓於其上2234的壓力。
---
目前使用KimiBarre約三週,最有感的心得也是兩點:
①當我不必分神注意/調整瑜珈墊的位置──雖然老師曾說過掉了就掉了再撿起來就好──全副心力就能集中在動作細節是否到位,所以,結果就是更爽。核心鬆散與出力的差別,難以名狀,但我相信套用在其他種類的運動亦然。
②提肩胛大魔王這個動作,從我最初手無縛雞之力抖不完一組、還覺得肩胛骨快要刺出後背的勉強,到可以完整做完兩組並自我感覺良好,換上美型棒的瞬間,卻氣餒地感覺一切要打掉重練!
仔細觀察KK在直播中的示範與YouTube影片,很明顯地搭配美型棒時手的位置不必調整,但需要更完整不間斷的hold在圓柱體上,才能讓順著軸心轉動的小細節順暢地完成。打這麼多只是想表達,我體會到了可以再進步的空間,那是一種升級的感覺。
---
如果對美型棒的使用還有疑惑,尤其是用來固定turnout姿勢抓不到要領者,建議收看這集直播(珮榕真的很可愛耶): https://www.facebook.com/Dancekimiko/videos/1274129509428817/
總而言之,對於真心想練KimiBarre的捧由來說,入手美型棒絕對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這裡就不定義何謂真心啦,大家捫心自問就好~
想買卻買不到的捧由們也別心急,美型棒並非自修KimiBarre的入場券!可別瞧不起捲成筒狀的瑜珈墊,好歹也是有30分的助攻(總比空氣夾好多了吧)
這些以turnout為框架的組合的確很威,不過其他不必夾的動作也是有效的好唄,就邊做邊敲碗下一批美型棒囉(一頭霧水的人可以參考我的心路歷程)
至於誰適合誰不適合?
Well....KimiBarre® Body的目標是深層肌,就是核心肌群啦,這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如果原本已有固定的有氧、跑步、游泳等,其實是完全不牴觸,而且作為一個打地基的效果,甚至能讓原本的運動表現更好。
((關於barre在練什麼,請看此文前半部;想知道KimiBarre是否真的那麼神奇、不相信口耳相傳需要實證的,可以參考這系列的前幾篇文中與《Dance Anatomy》對照的動作分析))
***身為一個外行人兼自學者***
***我都能看出一點門道來了***
***相信大家也都可以只要有心***
如果屬於對「三個月把自己吃成泡芙人的史上最犧牲企劃」感到好奇、卻因三十天的直播份量備感壓力而躊躇不前的新朋友,強烈推薦先看剪輯過的精華片段!
第一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wnMei_Mog&t=13s
第二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RsDmohVeIs&t=5s
第三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yP92aS97
第四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UfGkFGXH8
一來篇幅較短二來比正片好笑(!!),個人覺得看完剪輯比較會勾起興趣,再者也是catalog的概念有提綱挈領之效,很聰明吧(自己說)
官方IG裡寫著:「KimiBarre不只是運動,而是一個全方位發展身體美學的生活方式。」
乍看可能會覺得很像廣告行銷術語(雖然瑜珈也常說是身心靈的修煉)
我本來對此宣稱持保留態度,畢竟遠距離觀看接收到的都是運動方面的訊息而已,直到追完這次減肥企劃的第一週直播,原本模糊的概念才逐漸成形具體。
透過這次企劃的影片,讓我更明確地了解KimiBarre追求的是什麼,最終成效是thin但是lean而非skinny,並在閱讀與反思之間鞏固了知識架構,也自我解答了心中對於某些詞彙的疑惑。
如何pay it forward?
除了身體力行讓成果說話,想打動異溫層得用相對客觀中立的事實來溝通(酸民層當然是屬於直接晾在一旁不用搭理的部分)
樂見不少人因Kimiko減肥聚攏過來認識KimiBarre,我相信將有更多猶疑的人因正在進行中的、與接下來即將登場的素人減肥企劃,跨越那道高築的信任門檻。
已有十年歷史、近來才真正掛名的KimiBarre團隊,必定能琢磨出更穩健的節奏,讓大家不添亂地跟隨,一起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