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完成了二讀。
當年社群媒體上滿布這個流行語時我還挺無感的,同名日劇只看了十分鐘就放棄,後來聽說日本阿德勒學會發出嚴正聲明要求劇組改善,這倒是激起我的好奇──如果被討厭的勇氣不是鼓勵惹人厭的行為舉止,那是什麼呢?
第一回合的閱讀不斷刷新我的三觀,尤其剛結束《情緒勒索》,邊看邊想天哪如果大家都認識阿德勒不就沒事了嗎。至於某些無法領略的段落,盤算著過一陣子再來好好複習...結果一年多過去,趁著難得的春節假期,總算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雖然看似拖延症發作(就是),不過這段時間或閱讀、或觀察到的人事物,作為借鏡也補充了不少自己的經驗值,讓這回二讀的過程比前一次更加順暢通透。
---
印象最深的是阿德勒對於人生經歷的看法:
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p.35)
如果過去決定了一切,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對人生就完全束手無策了。結果會變成怎麼樣呢?我們會對世界絕望,而且到頭來成為厭棄人生的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者。(p.43)
把人生當成故事來看,的確很有意思。但故事的後續發展,總有那麼一點「彷彿在預料之中」的感覺,而且讓人想就這麼順著故事走下去。因為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所以只有這條路可走;並不是我不好,而是過去的環境造成的。這樣的過去變成了免死金牌,完全就是人生的謊言。(p.277)
根本當頭棒喝。
迥異於熟悉的佛洛伊德式闡述,毫無轉圜餘地要大家直面自己的人生。
佛洛伊德式的因果論是「擁有的心理學」,最後注定要走入決定論。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決定權在於你自己。(p.126)
我們人類還不至於脆弱到任由決定論中的創傷論來操控自己。以目的論的角度來說,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型態,是我們自己選的。我們擁有那樣的力量。(p.127)
想起了國際美人鍾明軒。
實際上他也在自己的書中提到閱讀《被討厭的勇氣》帶給他的力量。與其唉聲嘆氣為什麼這些鳥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如把心力省下來,想想從即刻起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關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p.234)
因為別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所以可以怎樣又怎樣,反觀我們家沒那麼多本錢所以我只能這樣不能那樣... 找了這麼多開脫的藉口,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惰性想輕鬆度日而已吧?摸著良心在沒有人的地方回答自己就好。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p.281)
---
看了幾集《莫莉憑什麼》,覺得很有感染力,而且用WhyMollyChiang為名實在厲害──把老天丟下來的檸檬調成美味檸檬汁再端出來請大家品嘗的絕佳例子。
我們總傾向把別人的閃耀想的太容易,相互比較又不容易服氣,同時放大檢視自己的挫折並陷入糾結。
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p.95)
想起北野武在《全思考》裡提到,面對同期出道但事業更成功的同儕,難以給予全心全意的祝福。人比人氣死人終究是拿來敷衍的俗語,實際上的心理不平衡還是在所難免。
任何人都是在追求卓越,也就是「想奮發向上」,訂定某些理想或目標後,就向前邁進。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p.83)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p.95)
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更加努力向前、不滿足於現狀、即使只有一步也要踏出去、讓自己變得更幸福等等。這樣的自卑感是不會有問題的。(p.84)
在《脆弱的力量》中特別指出了自卑和內疚的不同:一個是指「我不好」,一個是「我做了不好的事」。『當我們發現自己做了或沒做的事違背個人價值觀時,會產生內疚的感受。那感覺令人不安,卻是有益的。心理不安類似認知失調,可以促成有意義的改變。內疚和自卑的力量一樣強大,但內疚是正面的,自卑則有破壞性。』
我同意作者Brené Brown的分析,她也在書中說明了這不只是語義的問題,不同的情緒感受代表對事件的自我解讀,事過境遷後,留下的只有情緒。長期感受到自我價值低落的人,也是容易被情緒勒索的對象。
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文中,自卑感「Minderwertigkeitsgefühl」這個詞是由「價值(Wert)」「較少(minder)」和「感覺(Gefühl)」所組成的。也是說,自卑感這個詞跟自我的價值判斷有關。(p.78)
阿德勒另外用了"情結"來描述倒錯的狀態,與單純的感受作區分。雖然理解阿德勒的主張,但覺得應該要有某個詞彙來替代所謂"健全的自卑感".... 可能比較近似Brené Brown在書中提到的「匱乏感」吧。更多細節建議參閱《脆弱的力量》,Jolin Tsai有看有推。
至於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p.85)
雖然深受強烈的自卑感所苦,卻沒有勇氣以努力與成長這種健康的手段來補足,也無法忍受「因為A,所以達不到B」這種自卑情結、不能接受「無能為力的自己」。如此一來,就會想用更加簡便的方式來彌補──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沉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之中。(p.89)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會自大自誇的。因為有強烈的自卑感,才會變得驕傲,刻意誇耀自己是優秀的。如果不這麼做,他怕身邊沒有人會認同「這樣的自己」。這完全就是優越情結。(p.91)
無論是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節,根本原因還是內在的自卑感作祟... 所以我還是較傾向學習Brené Brown的用語啦,比較不會混淆。
---
這些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p.80)
打從出生起就被各種普世價值環繞,每個人都在拉鋸中形塑自己的認同。若是沒有意識到長期處在某種社會文化的框架下,也就無從改變總是循著固定模板的思考方式了。
所謂的價值,必須在社會脈絡中才能成立。一美元紙鈔所被賦予的價值雖然是一種常識和共通的感覺,卻不是客觀的價值。如果把它從印刷品的角度來考慮原本的價值,根本就不值一美元。(p.81)
價值的相對性,多麼真切又容易被忽略的真理。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p.10)
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狹義來說可以解釋成性格;廣泛來說,就包含了這個人的世界觀或人生觀。(p.53)
阿德勒心理學將「生活型態 (life style)」定義為對人生採取的思考或行動的傾向,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看待「自己」。(P.53)
既然一切都是由個體意識所決定,要調整應該不會太困難?
---
所謂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這種想法也會連接到優越情節上,算是欺騙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接納自己」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p.233)
看來阿德勒跟劉墉的看法不一樣XD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我覺得最難接納自己的就是自己,可以無懼他人眼光、坦然地做自己的人,絕對是可以真誠擁抱自己的那位。
對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p.258)
要喜歡自己之前,得要先接納。
有人可以自在地拿自己的缺點開玩笑,有人卻一被戳中短處就整個人跳起來,差別就在於心態。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是這個「不同」不能將善惡或優劣的問題牽扯進來。因為不論有什麼不同,我們之間的關係都是平等的。(p.96)
生而為人的價值,是平等的。
沒有人是完美、一帆風順的,確認這點之後,也許就不會因暗自比較形成的勝敗優劣影響心情。
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光憑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p.215)
活著就有價值──坦白說沒有很能說服我,但好像必須這麼相信。也許把《背離親緣》看完之後就會有點譜了吧(是說灰塵也滿厚的了...)
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p.212)
人,想喜歡自己、想認為自己有價值,所以想擁有「我對某人有用處」的貢獻感。而獲得貢獻感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向他人尋求認同。(p.260)
如果獲得貢獻感的手段是「獲得他人認同」的話,你的人生就必須依照別人的期望走下去。透過認同需求所獲得的貢獻感,是不自由的。(p.260)
除非離群索居,否則我們永遠都活在人際關係的網絡裡。與人相處的分寸,如何適當交心又不過於走心,有點難,也有點煩。
楊雅晴,一位活得很瀟灑帥氣同時富有魅力的女性(不認識的人請Google),也在最近的新書《親愛的女生2》裡談到:
「我們常想要搞定別人來讓自己好過,但事實上,若搞不定自己,就別想搞定任何人。搞定自己需要很多的誠實與自我揭穿,最重要的是接納自己,之後才有力量去搞定別人。所以關鍵一向都在我們自己手裡,那些使我們受罪的,都在我們之內而非之外。自己都搞定了,就能夠與人建立美好的關係,而關係就是命運,關係好,命就好。」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p.151)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p.168)
完全只在乎「別人是如何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p.189)
無論如何,關鍵都是自己。
---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p.119)
改變需要跨出舒適圈的勇氣,所以阿德勒心理學也稱作是勇氣的心理學。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p.11)
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它。(p.287)
乍聽有點擔心是阿Q的自我安慰,類似盡其在我、人定勝天的精神喊話。不過順著讀完就曉得,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談可不是什麼溫暖的雞湯,犀利的辯證與直白的剖析深入內心,同時又讓人感受到希望。
改變不容易,尤其是根深蒂固、早已深植潛意識的意念,不過最難的還是把腦洞打開──
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的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不要停下來,要繼續前進才行。(p.4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