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原子目標

滿喜歡作者的前一本書《原子時間》,所以知道推出新作時沒多想就買了。

原以為是延續時間管理的主題,結果完全不是哈哈... 這次關注的重點是身心,分享了每日一個小目標,連續30天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轉變。主題涵蓋範圍較廣,略顯發散,不過延續了作者一貫淺白的文字風格,讀來暢快,也確認了自己這些年來的各種練習,仍舊有許多共鳴。

「人只要活著,帶來痛苦的事情(或內心的不平衡)永遠不會消失,再怎麼積極運動並保持健康飲食,不代表就不會生病。」

對生活保持好奇、探索,其中最難面對的就是當不順遂產生時心中不斷湧出的為什麼。已逐漸能夠相對平靜地接受生命起伏,但還是期許自己能先付出、盡情享受,而不是乾脆擺爛到最後。

「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變成腦海中的優先順序,那些抱怨不平自然而然就被拋到腦後。」

當年讀完《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之後寫了一年多感恩日記,影響持續至今,真心覺得感恩。前陣子看到宋慧喬的訪談,立刻分享給剛離婚的朋友,嗯、被當耳邊風。果然是修行在個人。

「當你擁有自由去做喜歡的事情時,也會對原本不喜歡的事情更加包容。」

這點對我來說,像是作者第一本書的概念延伸:把握每天下班後的數小時,連帶地會影響晨起時光,甚至改變上班時的效率。忽然想起日劇《我要準時下班》裡的結衣,在經歷生命中重大事件之後真的多少會影響價值觀,但我這兩年似乎有點鬆懈了呢哈哈... 再度動起來。

「多從宏觀的視角重新看待世界,能油然而生一股新鮮的動力,不知不覺去完成眼前該做的事,一一解決棘手和煩心的困擾。」

記得是在王瀟的書裡讀到,她會藉由通過欣賞太空的影像轉換心情,感受宇宙浩瀚以及己身的渺小,正巧與此書作者打開Google Earth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希望我以後在陷入死胡同時還記得有此妙招,視野縮放亦如玩轉顯微鏡的過程,眼界從模糊到清晰,理出頭緒之後身心也會跟著安定吧。

「對於快樂的標準越高,它就離你越遙遠;越能注意到身邊的小確幸,它就離你越近。我常常吃的早餐、照耀我的陽光、願意聽我傾訴的朋友、我喜歡的事情...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刻,敏銳度越高,你的快樂指數就越高。」

「從日常生活中找出屬於自己、各式各樣小確幸,只要找到一個小小快樂,就把它稱為『快樂習慣』。」

有一陣子覺得小確幸幾乎成為貶義詞了,不知村上春樹作何感想,但我很喜歡本書作者分享的這個說法,快樂習慣。如果我擁有了許多快樂習慣,那我一定是個快樂的人了啊!

忽然想起這段幾年前風行過的一段話:

❝你必須培養一些愛好,不要空洞遙遠的目標而是實在甚至庸俗的吃喝拉撒。必須一覺醒來很清楚至少今天還能幹什麼。去樓下最辣的粉店吃早飯,去給窗臺上的盆栽澆水,去追一集剛更新的新番,去找一個知心老友嘮嗑。必須積攢這種微小的期待和快樂,這樣才不會被遙不可及的夢和無法掌控的愛給拖垮。❞

感恩、滿足、喜悅,不是因為生活中再無驚濤駭浪,或許是累積了足夠的力量而能持續感受到幸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園子 原子目標 原子時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有型的Bao小姐 的頭像
    有型的Bao小姐

    Bao's Minority Report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