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最美五套

很早就聽過這本書,褒貶參半的心得讓我一直猶豫是否該購買,直到聽了李惠貞與作者Emily Liu的對談才正式列入書單,結果居然在二手書店巧遇!

Emily的工作內容非常fancy,流行預測(哇!我們這些肉腳只有追逐的份),她的心願更是聳動:

「我想要達成的目標是,每天都有精彩的穿搭,但不花時間打扮,也不用先整理衣櫥。」

如果不追求精彩,其實就很好辦。但我有點意外閱歷已經如此豐富、又屬於製造話題的那一群,竟然也會有這麼平民的煩惱。

也是因為Emily的工作性質與自我要求,不精彩不行,所以她研究出了一個有效率的方式,既能展現個人特色,讓自己得以在每天起床後就處於準備好的狀態,讓人眼睛一亮的同時,亦能悠然穿梭於不同的TPO、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只要隨時ready就不怕命運突襲:

意外骨折裹著石膏離開急診室直接去吃慶祝法餐也不違和!

再次哇~打從心底佩服如此高瞻遠矚。

對於只要沒那個心情就不想打扮於是更顯狼狽的我而言,的確很想直接複製她的心法。

解答不是弄一個包山包海什麼單品都不缺的walk-in closet,不是訓練自己迅速變裝的能耐,也非精挑細選組成最強極簡capsule wardrobe;經過各種辯證後得出的結論,Emily寫成了這本書。

誠如先前提過的,月初決定好當月五套的模式並不適合現在的我(看看最近說來就來的大雨),先放在心裡作為努力的目標吧,而我依然從書中許多段落得到了觸動,值得筆記。

「反觀滿屋滿櫃的衣服,若只依心情或時間東挑西揀,就會穿得有好有壞或不痛不癢,出現不一致的『平民狀態』。而衣著,是每天這個世界記得我們的樣子,豈能無意識地穿搭?」

「讓每個月的穿著對應時節調整,穿出和這個世界的連結也是一種好好生活的態度。」

「衣著會影響我們對別人的看法,也會影響對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眼睛所見,都會限縮或是擴張我們的想像空間,所以要經常餵養我們的想像,讓自己相信還會有更好的可能性,這會給我們前進的動力,並且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

「流行所代表的不只是圖案顏色,以流行預測的角度來說,『流行是文化的鏡子,反映出目前整體人類的文化社會脈動』,因此穿著中有『適當的流行感』是正面的。」

「有適當流行感的服裝會散發出一個訊息,代表你是一個對周遭感知敏銳的人。」

「『恰當』兩個字非常重要,當反映流行做得太過頭,呈現的是『時尚跑馬燈』狀態,很難形成個人風格,散發出來的訊息非常混亂。」

「當衣服本身變成最終目的,到手的時候當然就劃上句點,馬上又會重新追尋下一個目標。」

「比較能持久的『新』,應該是心理層面的感受,不斷地被啟發和更新的狀態。」

補充一點疑惑:

作者提供了選包原則,但我以為是重要基本配件的鞋,在書中隻字未提耶,那欸阿捏(望向猶如聚寶盆的鞋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最美五套 流行預測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有型的Bao小姐 的頭像
    有型的Bao小姐

    Bao's Minority Report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