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因這篇熱門的〈恆星一樣的大人〉才知道翁禎翊,一位甫成為法官的文壇新銳。
「他是恆星一樣的大人,平時看他和學校的行政人員相處,所有人在他身邊都能笑得開懷、安心,而且自在,彷彿他就只是繁星如織之中的某一個光點,沒有特別的鋒芒或架子;可是真正需要他的能量的時候,靠近他,他會憑自己所能,帶給你一切溫暖和明亮。」
這篇文章同步被收錄在《你在暗中守護我》的後記裡,被其溫暖的筆調深深打動。
我對法官很陌生,在社群拋頭露面的都是律師、再加一個前樂檢,頂多就是電影戲劇裡的那種刻板印象。縱使與法界毫無交集,透過作者的書寫,依舊能映照進自己的生命經驗裡得到反思。
「我希望自己以後一直都是那種會為了自己的不好,真心感到虧欠的人。特別是離開學校以後,在工作裡,慢慢察覺到自己在許多情況下和另外一個人並不是對等的。」
「心腸變硬並不是不近人情。心腸變硬是從不顧一切,變成學會顧好一切。不顧一切地相信一個人只需要善良,但要能夠顧好一切地相信一個人,需要的是專業。」
「人與人之間並不單純是在解決問題。已經是大人的我也常常忘記,有時重要的其實是得到答案過程中,那樣反覆地把關心、把在意,不厭其煩地給說出來。」
「即使是不構成犯罪的傷害或傷心,留下的陰影也可能相同,而且是我們任何一個沒有經歷過的人,所無法估計。」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可是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暗自希望自己成為學長那樣的人。一個很厲害,但卻很容易親近、相處起來也完全沒有負擔的人。就算最後沒辦法變得那麼強大,可是至少也要能夠帶給別人善良或者安心的感覺。」
「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時候,即便暫時停在了原地,也都是在完成一部分的抵達。」
「有些人得到尊敬,是因為身上那件袍子。也有些人,是因為脫下袍子以後,有一顆願意為另一個人想更多、想更遠的心。」
「面對所有問題,自己的也好、別人的也好,記得而不是計較,糾正而不是糾結。」
「法院沒辦法把善良的人、單純的人已經被奪去的尊嚴還給他們,只能努力讓他們知道,事發那一天還沒散去的天黑,還有人在乎,還有人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真的是謝謝這些關於法官周到又良善的側寫,從現在起請斷開恐龍與法官的鎖鏈好嗎。
免不了也自省,學業至上與功利主義把我們這一群人捏成了挑惕不滿的模樣,但是社會是由好多不同的人組成的,永遠龜在同溫層裡只會越活越窄小。回首這一路受到的大小幫助與提攜,也許真要理解凡事皆非理所當然之後,才會好好記得這種感受,並且回憶更早之前那些被遺落的痕跡。
曾以為在黑暗裡獨自摸索出路,其實是靠著細碎的光影才能前進。
〈恆星一樣的大人〉的結尾是這樣的:
「好的法官,不只是懂法律的人。如果在工作上大家終究會對我保持敬慎尊重、禮遇不只三分,那我要做的便是和老師一樣,在需要的時候,勇於用自己所擁有的,去承擔責任,去保護別人。」
「成為法官讓我看見了大人世界邪惡的一面、道貌岸然的一面,可是也因為真真實實遇見過一些由裡到外很棒的大人,光是想到他們,就少了很多害怕。」
迷誠品這篇訪問提及高中老師的段落也很觸動了我:
『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一個能夠影響別人的大人時,希望你能看到別人,大部分的人看不到的付出。』
於是不禁想起這句經典台詞:
"With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期許自己朝恆星之路邁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