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對這個中文譯名有點意見,直譯「女傭」太弱嗎?還是「女傭求生路」?其實沒啥好建議,但就覺得看「浮生錄」不順眼。或許是幫傭並未涵蓋主角的大半人生際遇,也可能是「浮生若夢」隱約的浪漫情懷讓我原本誤會了這部劇的走向,老覺得對堅毅的主角少了respect。
總之我雖抱著奇怪的偏見點開,但結論是這部劇實在精彩,揭露了常被忽略的親密關係暴力、與即使努力也不容易脫離社會底層的現實困境,頗值得一看。
話說我對這個中文譯名有點意見,直譯「女傭」太弱嗎?還是「女傭求生路」?其實沒啥好建議,但就覺得看「浮生錄」不順眼。或許是幫傭並未涵蓋主角的大半人生際遇,也可能是「浮生若夢」隱約的浪漫情懷讓我原本誤會了這部劇的走向,老覺得對堅毅的主角少了respect。
總之我雖抱著奇怪的偏見點開,但結論是這部劇實在精彩,揭露了常被忽略的親密關係暴力、與即使努力也不容易脫離社會底層的現實困境,頗值得一看。
周末有網紅辦二手拍,我跟著檢視衣櫥裡還有什麼可精簡的,同時就「帶貨」與「跟風」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
因崇拜、欣賞某人或某種風格進而複製其用物,「看起來有那個樣子」是最快速也最虛無的方式,又或折服他人的眼光而認為掛保證的選物必屬佳貨...我曾多次落入這種思考謬誤,苦果嚐起來實在酸澀。假設所有推薦都是真心的(但非品質保證),我們也無法事先得知彼此的看法與感覺處於同一水平,則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以前喜歡全身黑,走過一段飽和鮮豔的嘗試期,現在則默默褪色往灰靠攏。深深淺淺各種不同的色階湊起來就是舒心,點綴黑與白也很可以。
希望衣著風格跳脫年齡的制約,不顯老也不裝嫩,對市井小民來說唯有簡單才是王道。誰不想擁有質感與品味,最難的在於這些實則反應了我們心與腦的狀態,只知拼命購與跟著購往往變成東施效顰的悲劇。我想這些是30+才會有的思考,不同心境折射出不一樣的光,得先付出努力、才會看到時間與經歷打磨出的細緻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