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喜歡全身黑,走過一段飽和鮮豔的嘗試期,現在則默默褪色往灰靠攏。深深淺淺各種不同的色階湊起來就是舒心,點綴黑與白也很可以。
希望衣著風格跳脫年齡的制約,不顯老也不裝嫩,對市井小民來說唯有簡單才是王道。誰不想擁有質感與品味,最難的在於這些實則反應了我們心與腦的狀態,只知拼命購與跟著購往往變成東施效顰的悲劇。我想這些是30+才會有的思考,不同心境折射出不一樣的光,得先付出努力、才會看到時間與經歷打磨出的細緻層次。
以前喜歡全身黑,走過一段飽和鮮豔的嘗試期,現在則默默褪色往灰靠攏。深深淺淺各種不同的色階湊起來就是舒心,點綴黑與白也很可以。
希望衣著風格跳脫年齡的制約,不顯老也不裝嫩,對市井小民來說唯有簡單才是王道。誰不想擁有質感與品味,最難的在於這些實則反應了我們心與腦的狀態,只知拼命購與跟著購往往變成東施效顰的悲劇。我想這些是30+才會有的思考,不同心境折射出不一樣的光,得先付出努力、才會看到時間與經歷打磨出的細緻層次。
忍住買大衣的衝動,是我2021的目標(沒志氣)
天曉得這有多難,尤其今年降溫有感、累積一陣子的LTSS最適合拿來買Yourz自訂款啊... 總之我天人交戰了好久,頻頻複習衣櫃裡利用率不足的外套們,也默默釐清自己真正想要滿足的慾望。
一回神,2021就進入年尾了。
對許多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人來說,這該是特別的一年,除了面對武肺這場硬仗,各自的人生齒輪既無停擺也無減速,大大小小的事依舊持續發生。快樂或痛苦或悲傷,還是不按牌理出牌,不知道誰說了才算。那些殺不死我的,好像沒有使我變得更強?但至少讓我徹底感悟,每天每天的日常,即使再微不足道也值得珍惜。期待睡醒睜開眼的感覺,也真的是非常久違了。
很佩服可以前一晚搭好隔日出門行頭的人們,猶豫天秤使然,我頂多只能決定某樣單品、抓個模糊概念而已,大部分還是臨出門前才依氣候心情拼湊完成。
這樣子賭注當然比較大,也不乏真的沒靈感最後走鐘的時刻,但也因此當遇見意外的火花時,感覺特別驚喜,特別有動力記錄(所以才有這篇囉哈哈)
唯一會看的Vlog頻道更新了!
人氣一直挺高的Kelly Yang睽違三個月終於現身,相較幾年前曾經休耕半年多,這回算是挺快就復出啦。不過Kelly有自己的正職,利用閒暇錄製影片自娛娛人,願意何時分享是人家的自由,我想也是因為這種真.日常點滴Vlog才會有這麼高的黏著度吧(分享者的個人魅力當然也是must)
復工後的第一批穿搭集錦,好像特別珍貴?
惦記著傷口所以選擇都是寬鬆的下半身,但我本來就少穿貼腳褲啊哈,坦白講手術前也有看著衣櫃感到萬念俱灰的時刻,能夠再回到這樣子的日常著實感恩。即使已知軌道不同、方向丕變,但是,活著就保持希望囉!
套了COVID-19壓力濾鏡看世界,讓許多緊繃的情勢更顯得劍拔弩張。要維持輕鬆的日常已不容易,更遑論偏離熟悉軌道再加上陌生變故。
不久前知道部落客浿機另一伴出事,從悲傷中落落大方走出來的堅毅,令人心疼又佩服。(她最近公開了這段故事,非常值得了解:戰勝低於10%存活率:認識SADS 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
悶濕夏日不錯過的織品,肯定就是棉麻,或棉、或麻、或棉麻混紡。
這幾年慣買韓貨,只能從賣家提供的成份探索質料的奧秘。100%亞麻肯定是要價不斐(此指韓貨),但幾次洗滌都讓我感覺是花錢找罪受:發皺、掉屑、變硬,相形之下棉麻混紡實在好太多了,不過最嘆服的經驗還是來自許許兒。
虧我以前自詡為黑衣人,這幾年意圖挑戰其他色系(所謂刻意練習),結果衣櫥裡的黑色比例越來越少,翻看舊照也發現幾乎沒再一身黑出場了。
所以看到千千帶了黑色麻料西外立刻決定拿下!好啦其實有猶豫一下因為單價偏高,不過收到實品覺得好值得,清洗後立刻來穿搭。
那天打開鞋櫃瞄到這雙樂福鞋,順利在幾次淘汰中存活下來卻不常穿,想來也算是我的statement shoes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