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我以前自詡為黑衣人,這幾年意圖挑戰其他色系(所謂刻意練習),結果衣櫥裡的黑色比例越來越少,翻看舊照也發現幾乎沒再一身黑出場了。
所以看到千千帶了黑色麻料西外立刻決定拿下!好啦其實有猶豫一下因為單價偏高,不過收到實品覺得好值得,清洗後立刻來穿搭。
虧我以前自詡為黑衣人,這幾年意圖挑戰其他色系(所謂刻意練習),結果衣櫥裡的黑色比例越來越少,翻看舊照也發現幾乎沒再一身黑出場了。
所以看到千千帶了黑色麻料西外立刻決定拿下!好啦其實有猶豫一下因為單價偏高,不過收到實品覺得好值得,清洗後立刻來穿搭。
那天打開鞋櫃瞄到這雙樂福鞋,順利在幾次淘汰中存活下來卻不常穿,想來也算是我的statement shoes之一。
從小不怕冷體質,最討厭的就是滿身大汗濕黏的夏天。
以前覺得就穿無袖吧比較通風,直到手臂浮出曬斑才知物理性防曬的重要。不過遮歸遮、透氣還是第一要務,衣櫥裡常備的是Uniqlo,心裡偷偷期盼的是許許兒開發薄料針外,終於在今年給我等到惹(先前有圖樣的聯名商品自動忽略搜哩)
天氣熱了,每次出門前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得以涼爽與防曬兼顧。
想起從去年開始站在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們,頂著大熱天卻必須包得密不通風... 真的很令人感佩。疫情期間沒丟飯碗是大確幸,但那種明擺著高風險的工作有多少人願意擔待?
最近穿著都挺隨意,簡直就是衣可蔽體即過關的地步。或許會被某些強調精緻生活不可放過任何細節的人士嘲弄,不過每次出門宛如上戰場,俺的心力都用在跟病毒保持距離了。
話雖如此,還是有某些靈光閃動的瞬間,譬如這次的方頭娃娃鞋,明亮橘跳出了一片淺藍的背景,令人難以忘懷,不筆記實在對不起自己(?)
第一次無包裝買花成就解鎖!
看完《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不代表瞬間變身零廢棄達人,相反地這段時間來我還是不斷地製造垃圾,想要進傳統市場的念頭也因疫情蔓延止步,不過還是調整了一些生活中固有的習慣、也做出了新嘗試。只要不放棄,一點一滴的努力應該都可以讓我們往目標更靠近吧。
最近心情很糟。
我相信不只有我這樣啦,疫情一發不知何時才會能收拾好,偏偏不守規矩搗亂的破壞王到處都是,看了心累。不得不出門討生活的厭煩,隨著疫情升溫工作模式也越來越緊繃,大概只能靠《火神的眼淚》共感紓解了... 那種必須要優先考量他人的掙扎,是眼中只有自己的老鼠屎們不會懂的。
日前讀到凱特王那句「不如想想所謂自己的時間具體想用來幹嘛」,真如棒喝也如警鐘。文章中的主角,以前只曉得曾任凱特王的超模攝影師、同時是她的好友,看完故事更多了幾分佩服;這一幫人都酷得不得了,果真是物以類聚。
很喜歡厚積薄發這個詞,只是一個不小心就會迷失在追求速效與短視的氛圍中,得時時提醒自己日常打底的功夫不可偏廢。就好比... 紀錄了一千套無聊穿搭之後,應該就會達到單品再怎麼重複依然會讓人眼睛一亮的境界吧?(鬼扯)
今年冬天說冷就冷,雖然可以穿冬衣很爽,但是看著全球COVID-19疫情到了年底依然膠著,還是很難開心起來。
翻出這件去年買的毛衣,款式設計即使現在看還是喜歡,不過再也不相信賣家所說"親膚"這種話了,尤其是成分明擺著"30% cashmere+ 70% wool",收到試穿立刻發現不行,內搭打底衣如果太薄還是刺癢,一度灰心喪志考慮轉賣。
還記得那天毫無穿搭靈感,瞄到這件很久沒穿的上衣──從Sweetsshop買來應該有四五年,大概也穿不過四五次吧──想說就湊合穿一下,誰知道令人眼睛一亮!好啦是我自己感到驚艷、其他人不曉得,總之就是這套穿搭組合完成的瞬間,突然感受到像是初見的怦然心動,並慶幸它在幾次斷捨離之戰中存活下來。
是說為何這麼少穿卻沒有拋棄成功?大概是每次拿出來都會想起被蘇菲魚燒到的那件、出現在〈玫紅芥黃之秋〉裡的上衣,後悔當年怎麼不動作快一點呢,惦念至今已七八年,還沒有找到相似的單品能彌補我心中的遺憾。
本來有點懶得發,但想想照片都有了、夏天也差不多過了,還是趁秋意更濃之前趕快交作業吧 (到底怎麼流行起這個說法的呢? 看起來大家在學校之外的課堂交作業倒是很勤奮啊)
一陣子沒添購新品,多少有點沒意思,偶爾也會對著衣櫃發愁;不過窮則變、變則通,倒不曾因此走不出家門... 所以到底我們需要多少行頭才足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