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rational,聽起來不那麼令人愉快的詞,卻很真實的屬於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

是的,每一個人。差別只在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點。無論是攸關前途、生死一瞬間的重大決策,或只是到巷口買一杯咖啡這種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稍停下來想想,在我們不注意的幽微之處默默影響我們做出判斷的,到底是甚麼呢?決定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非理性,就是翻開這本書的契機。

作者在前言提到本書所討論的諸多人類的非理性屬於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範疇。與標準經濟學的差異在於後者主張每個人皆能掌握所有相關訊息、並做出理性的決定,而前者認為人類的行為並非總是合乎理性,還時常在做決定時犯錯──很容易受環境中不相關的事物、不相關的情緒、短視近利與其他形式的不理性因素影響

如果有人跟我一樣聽到 經 濟 學 就想頭暈,先別急著把書丟開喔(大笑)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是作者跟同事們聯手做的實驗,由實驗結果(findings)對應至我們生活中的情境,再舉一反三延伸至他處,包含對生活、商業和公共政策的啟示。其實滿有趣的,讀來一點都不枯燥乏味,同時也能觀照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是否有被戳中痛點。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購物行為啦...(默)

「血拚」與「瞎拚」雖是外語直譯,選字時也囊括了不理智的瘋狂語意,而「敗家」、「吃土」、「喝西北風」,則是直接挑明了毫無克制灑錢的後果──我至今聽到採用這種說法的,幾乎都是插科打諢,不過習慣說著這種笑語,是否總有一天噩夢成真?也許情勢還沒那麼嚴重,但總是要防範於未然,畢竟錢是如此不好賺 還要定時上繳國庫

在掏出信用卡付錢時再多想一想,這筆消費所換得的美好生活/願景,會不會只是塗了蜜糖的陷阱?

小時候覺得星巴克好貴,自己賺錢之後買了第一次,再買第二杯、第三杯,偶爾還可以請客,似乎變得沒那麼困難,甚至也買了隨行卡、儲值隨時用。只是,非喝星巴克的咖啡不可嗎?

這就是書中提到的『self-herding(跟在自己後面排隊)』,這常常是不自知的,再回首已百年身。

『第一個決策的影響力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滲透到未來幾年的決策,因此第一個決策很關鍵,值得我們關注。』

那麼一杯咖啡拿鐵合理的定價應當是多少呢?

而我又願意為一杯咖啡拿鐵付出幾枚硬幣?

(星巴克真是躺著也中槍... 不過同理可證其他生活消費,3C產品、名牌包、衣服 etc.)

作者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初始價格(anchor,定錨點)大多為任意決定的,會受到隨機問題的影響(arbitrary coherence,任意連貫性),可是一旦這些價格印入人心(imprinting,銘記),不但會影響我們願意為某個物品支付多少價格,也會影響我們對其他相關產品願意支付的價格。』

這幾年開始固定逛韓國連線 的惡習 ,從一次次消費中摸索出不同款式、剪裁、質料約莫等於多少錢的概念,而這些經驗往往在與不同賣家交手後重新洗牌──純素人賣家、借助網紅/部落客傳播推薦清單的賣家、或網紅/部落客親自經營網拍事業的。在此過程中,我們對「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的概念,也會不斷地受到各種資訊流的衝擊與挑戰,PTT、FB、Instagram、YouTube... 

往往要繳出一定程度的學費,才能對知覺價值(perceived value)真實價值(real value)之差,略懂略懂。

沒有人想當冤大頭,面對蠅頭小利也不輕易放手:加一元多一件!第二件六折!買一件原價、買兩件五折!... 更有甚者,斗大的標題強調「免費」!似乎付出越少、換得越多,才是筆划算的買賣。

作者用實驗證實了:『2分錢和1分錢的差異微乎其微,但1分錢和0分錢可就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免費為何誘人?『大部分交易都有利有弊,而當某個事物是免費的時候,我們就會忘記它的缺點──反正沒有損失。』

於是鬼迷心竅的時候,  的念頭讓我們帶回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居住空間在不知不覺中被蠶食鯨吞,若干時日之後才在雜物堆中驚醒,終於明瞭這就是所謂零成本的成本

無意戰價格制定標準或廣告行銷手法,畢竟牽涉層面之深與廣非我等能夠駕馭。值得深思的是:

『我們在自由市場裡所做的抉擇和交易,不見得能精確反映出那些產品給我們的真實快樂或效用。

要是我們無法準確計算這些快樂值,甚至還經常受到任意定錨點的牽引,交易未必會為我們帶來好處。』

加入了鎮日強力放送折扣與團購訊息 但又捨不得退出 的臉書社團,雷達偵測到了國內外明星/潮人/名媛/貴婦的穿搭配件和生活用品,像被下蠱般跟著不斷+1,接著才發現即使用了乾燥玫瑰依然當不成鬼怪新娘、即使全身上下充滿了眨眼單品還是與Chiara Ferragni不只一萬步的距離、即使穿了同一件牛仔褲上街遛狗也還是比不上Olivia Palermo的風韻...

被Instagram的照片所吸引,原因多半是自己內心對美好/理想的生活/未來勾勒的藍圖被展演了出來,但擁有照片中的各項物品或到相同的地方打卡,就能準確地複製那個氛圍嗎?再者,許多讓人艷羨的所謂美照,在去除了人為操縱的因素之後,還原出來的情境,真的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嗎?

容我援引周小葳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吧!〉一文中的兩段話:

『所謂的「生活態度」,怎麼會只是在吃喝玩樂或者穿搭分享上呢?又怎麼會只是去美麗的餐廳吃飯拍照呢?大家只覺得可以到處去玩,或者每天穿得漂亮就值得羨慕,就覺得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嗎?』

『所謂的「生活態度」應該是,你對人事物的看法、對這個世界的想法,以及對自己人生的思考。這些妳自己腦袋裡面的東西,以及妳的個性、選擇 & 個人喜好,最後化為了妳的外在跟生活方式。』

本書作者經由實驗也明確地指出了:『擁有的越多,就會想要得越多。唯一的解藥就是打破相對性的循環。』

或許我們該在腦海中不斷重現執行斷捨離時的為難與痛苦,教訓比較能夠深刻地印在心版上。

另外一點反思,則是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作者很猛,設計的實驗是讓受試者分別在正常情況與「性興奮的狀態」下填寫同一份問卷,書中有詳細說明如何 隱密又衛生地 進行在此就不贅述。而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即使是最聰明理性的人,在激情時似乎也會完全脫離他認定的自己,而且人們不只會錯估自己,還錯得很離譜。』

所以說,「精蟲衝腦」描述地是否太貼切!不禁聯想到陳腥那個齷齪的傢伙,腦子裡裝的是性卻用愛來唬弄人家... 剛開始讀的《背離親緣》第一章也有這麼一段:『師生之間的性關係不為人所接受,是因為當中的權力差距令人分不清這樣的關係究竟是逼迫就範還是你情我願,也常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大嘆三聲)

除了試驗直指的性刺激,生活中更多的是其他大大小小的情緒。

只要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這些波動的確讓生活更豐富,但也不得不承認情緒高漲至某種程度時會左右人的判斷。也許是太高興了得意忘形,致使樂極生悲,也可能是過於生氣口不擇言,甚至怒急攻心闖下了大禍。

我們每個人都是Dr. Jekyll,在不同的時機點會被Mr. Hyde取而代之。

邊看書邊自我檢討,眼見這些意料外的非理性行為浮上檯面,多少有點覺得茫然。但想想孔子到了四十才不惑、七十才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實在沒甚麼好失意消沉的嘛。茲借用作者在書末的一段話,作為這本書的推薦詞:

『雖然我們的不理性行為俯拾皆是,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對此狀況無能為力。一但我們明白自己在何時何處容易做出錯誤決定,就可以提高警覺,強迫自己從不同角度思考,或借助科技來克服天生的缺陷。』

共勉共勉

 

 

 


arrow
arrow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