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將此書獻給那些曾好奇自己未選擇的人生道路盡頭是何模樣的人。」
這是好幾年前出版的小說,累積至今正反評價都有,最近改編的影集也在Apple TV上架。因為作者的這句話,我毅然決然選擇打開原著,幾乎是一口氣就讀完了。
前陣子看《不夠善良的我們》提到量子物理感覺違和,反而是這本科幻作品激發我上網搜尋相關知識,以往所有平行時空的想像頓時立體了起來。不過書中主角開始逃亡後出現的分身們,其實也都算是原本時空中家人熟悉的本尊吧,因為第一人稱所以才能擁有主角光環到最後嗎... 再想下去就超過腦力負荷了,雖然如此,我還是挺喜歡這本小說的。
「在一切事物天翻地覆之前,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擁有些什麼,也不知道這一切是多麼不穩固卻又完美地拼湊在一起。」
「我的身分不只是二元,而是多面向的。當初沒有走哪條路而產生的刺痛憤恨,也許可以放下了,因為沒有走的路並不只是我的現狀的反面,而是無數的分支系統,象徵著我和傑森2號這兩個極端之間,各種人生的排列。」
一直不是那麼擅長向前看的個性,即使外表淡然,思緒卻常在過往情境流連,糾結那些關鍵決定的另一面是否等於更美好的未來。特別不順時甚至伴著夢裡的扼腕醒來,開啟低落的一天。
明知人生只有一次,但卻不等於能做到把握當下。我總是羨慕可以身體力行的人。直到被發現腫瘤的震驚敲醒,人生跑馬燈在腦裡奔騰無數次,才終於真正感受到時間並非充足到可以任意浪費也花不完。於是我變得較容易能把自己從耽溺狀態拉起,也逐漸醒悟,眼前的這一切並非只靠我們以為的幾個關鍵選擇左右了方向。我重新認識了積累的意義。
沒有趕上搶讀風潮,多了一些體驗反而更有共鳴。
朋友發現另一半外遇,捉姦後老公卻一改先前的冷淡,低聲下氣求和,道歉卻不接受任何指控,矢口否認精神出軌,堅稱自始至終都深愛著老婆與孩子,寥寥數次肉體結合僅是逢場作戲。前後判若兩人的行徑實在令人作嘔。
主張沒有家庭就失去生活重心的人,卻長期做出失格的事,完全不合邏輯。罔顧配偶心情,想背叛想復合全憑己見,這種送去資源回收都會被退貨的咖,還是不要也罷。
想起書中一段經典對話:
「每個時刻,每次呼吸,都包含了一個選擇。可是人生是不完美的。我們會做錯選擇,所以最後總會活在無盡的懊悔中,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糟的嗎?事實上我建造的這樣東西,能將懊悔連根拔除,讓我們找到做出正確選擇的世界。
人生不是這樣運作的。你要承擔自己的選擇,從中學得教訓,而不是投機取巧。」
我選擇,我承擔,則我存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