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只是尋常的採購日,某人突然就拿了一包餃子皮放入購物車。咦~認真?
回家後開始切切弄弄,良久,端出蔥肉與蔥菇兩種餡料。接著開始處理大蝦。
哇~認真!
全聯的餃子皮分成兩個盒裝,一盒三十張。
我負責兩種口味,加蝦與沒加的蔥菇菇,各十五顆。
雖然包水餃經驗屈指可數,但是光看那個蔬菜的光澤,就知道保水量充足,即使加了蛋液還是呈現流體狀態,實在有點擔心加熱之後一下就脹破了。但,料不是我備的,還是少批評多做事為上策。
盡可能的包好塞滿,每顆外型都不大一樣,封口歪七扭八,一看就知道是新手等級。但是管他的,重點是不要開口笑,否則灌了水之後超難吃的。
史某的成品則是扁扁的,長得跟大部分的市售冷凍水餃很像。
總共六十顆,本來是打算作為備品的,但沒有合適的容器、也忘記分批冷凍,若直接裝入夾鏈袋,很可能拿出來的時候就得到一個大水餃塊,實在不妥。
最後決定吃掉四十顆,其他就抓好距離擺在料理紙上,入庫。
因為實在害怕把水餃煮破,又懶得拿出大同電鍋,嘗試在平底鍋鋪上幾片高麗菜葉,加水悶煮,勉強算是改良後的又蒸又煎吧。
偽機器水餃全數完好如初,至於我包的呢...
第一鍋破了三分之一😂
我猜是皮太薄了(手指桿麵棍)所以禁不起考驗,只要接觸到鍋底或跟鄰居太靠近,稍微用點力分開就破皮了。
不過透出紅潤的大蝦好美唷(一顆半隻實在太奢華,不過更重要的是體積大太占空間,以後還是要切小段才好操作)
純粹蔥菇菇的裝另一盤。
第二批下鍋前補了幾片高麗菜葉,損耗率果然降低不少。以後還是乖乖拿出大同電鍋來蒸,最萬無一失。
蝦頭蝦殼不丟要幹嘛?
史某說可以熬湯。
認真!
但也的確沒那麼容易,尤其吃過五之神,蝦到不行的湯頭實在地拉高了味蕾標準。
嗯,雖然有煉蝦湯,加水之後香氣就散了?
朝著腦中的理想畫面奔赴,結果是不酸不辣、稀釋版本的冬陰功湯,很勉強才連結起來🤣
用不完的肉泥,直接變成肉餅。
每回看日本美食節目出現juicy juicy漢堡肉排,某人都流露出欽羨的眼神,這次當然不能放過嘗試的機會。
厚實的肉塊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但是就怕中心沒熟透,到底是科學實證還是心魔作祟,用豬肉作為基底就是禁不起一分生的恐懼,好在不是我負責吃?最後忐忑地剖開,嗯,成功,據說還算可口。
自己包自己吃,成就感十足,即使煮破了,端上桌仍然很有態度。
皮壓得扁扁薄薄、加上飽滿實在的內餡,其實口感更像蒸餃。
是說誰家的鮮蝦水餃會如此重工?
但咬下去的瞬間,真的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