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曾經我夢想當書蟲】 (64)
- Nov 18 Sat 2017 17:14
Read|百工裡的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s for future)
- Oct 22 Sun 2017 13:17
Read|胡晴舫《辦公室》
本來只是要買《無名者》,意外發現這本十多年前的作品。想起數年前閱讀《旅人》的被觸動,看似清淡的筆調,卻講到你心坎兒裡去的那種知音感。再看本書封底的摘句,大笑之後立刻決定非看不可:
辦公室是一座渾然天成的瘋人院。我們每一個在裡面工作的人都是瘋子。
- Oct 15 Sun 2017 13:50
Read|投資ETF逐步實現夢想的七年級上班族
- Oct 10 Tue 2017 18:51
Read|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Your child is not YOUR child)
書中的九個故事幾乎都是求學階段的孩子與家長(尤其是母親)之間的角力,這時期多半與升學脫不了關係,但作者筆下這些扭曲的親子關係,並不全然肇因於考試。所以,我對封面上這句「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抱持疑惑。
不過,取紀伯倫〈先知 ‧ 論孩子〉中的詩句作為書名,倒是很切中意旨:「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摘錄)
- Sep 19 Tue 2017 22:40
Read|不只平民&小資族, 任何人都該略懂略懂的保險知識
「用少少的錢買到足夠的保障」,以及「保險不可能賺大錢」,是我看完書後印象最深刻的兩點。
謝謝劉鳳和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也)願意挺身而出,直白地點出保險之於市井小民的重要性,戳破我們幻想累積一張又一張的保單來達到錢滾錢的迷思。大家都知道買保險,但真正了解之中奧義的又有幾多人?
- Aug 29 Tue 2017 22:03
Read|說說指數化投資~ 菜鳥輕鬆讀
真是從沒想過會有碰理財書的一天啊 (・・;)
逛書店總是略過投資理財區,並非家財萬貫可以多到不用理,而是講到相關內容就愛睏啊!糊里糊塗過了這麼久,終於被上繳國庫的稅單打醒,把待在to-read list已久的書拿起來一頁一頁看,竟然就這麼讀完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只要有心、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如果曾被卡債追逼過是否會更早頓悟)(大誤)
- Aug 03 Thu 2017 23:30
Read|做工的人
不知何時開始追蹤起林立青,糊里糊塗了n個月之後才想起原來是作者。也終於看完《做工的人》。
我一直覺得自己成長在一個嘴巴告訴你行行出狀元、但其實心裡想的是唯有讀書高的環境。親戚裡有士有商,讀書人佔了多數,就是沒有農與工。林立青所描繪的故事,有些曾在生活中擦肩而過,有些則隱身在從未想過的所在;像是另一個平行的時空,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 Jun 30 Fri 2017 18:35
Read|誰說人是理性的--- 可預測的非理性!
Irrational,聽起來不那麼令人愉快的詞,卻很真實的屬於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
是的,每一個人。差別只在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點。無論是攸關前途、生死一瞬間的重大決策,或只是到巷口買一杯咖啡這種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稍停下來想想,在我們不注意的幽微之處默默影響我們做出判斷的,到底是甚麼呢?決定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非理性,就是翻開這本書的契機。
- Apr 25 Tue 2017 19:05
Read|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的貴婦奈奈進化論之《我愛質男》
日前在貴婦奈奈粉絲團上看到這張照片拼貼,又正好看完她的《我愛質男》,突然有感而發就亂做了合成向她致敬(感覺滿弱的我知道)。是說貴婦奈奈滿臉痘痘還有胖大嬸時期我也沒follow到,不過起碼看她自信成熟的現在,無論文章或直播都是很溫暖真誠的風格,讓人喜歡。
好啦也許說致敬太over,不過十年後再來閱讀她的第一本書、感覺更讓人有信心──奈奈和黃博繼續經歷了不少變化,但在愛情路上依舊快樂、堅定地並肩而行(說修成正果太偏頗,本來婚姻就不是結局),但其實真正促使我讀此書的誘因,是奈奈今年過年發的這篇文章〈婆媳關係就像談戀愛〉。也許會有人覺得她福大命好,但認真想想歷經十年才轉正(我是指印象),這之中的辛酸與徒勞,當事人最懂。She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right.
- Mar 15 Wed 2017 16:48
Read|血淚斑斑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利用語言與文學誘姦少女的犯罪。可怕的真人真事改編。
也許是因為書封上的這句話,駭麗的文學標本、倖存之花,讓我想起清水玲子的《輝夜姬》,那種奇麗詭異的美感。終究沒追完複製人的故事(現在才知道竟然連載了十多年才結束),但腦海中盤旋不去房思琪的遭遇,即使鬱悶難過充滿了胸臆,半夜起來打蚊子、卻仍惦記著睡前讀了三分之一的故事,應該倒回床上補眠的,卻又忍不住再拾起書、一頁頁地讀下去。
- Feb 22 Wed 2017 14:05
Read|《危機總動員》沒說完的故事
- Feb 16 Thu 2017 08:00
Read|重點不在你多優秀,而在你想多優秀
第一次看到這句醒腦的話,是在買了#nude made by soui系列後贈送的隨身鏡上。其實當初沒覺得應該會有特別的出處,也許就是小安或合夥人的感觸而已,但同時也覺得採用這句標語真的滿酷的,畢竟不是一般品牌會做的事。
結果某次逛TAAZE時無意中發現了這本書,不曉得小安團隊是否看過,但總之就是在好奇心驅使下,決定買來一探究竟。這是本很輕薄的小書,坐在馬桶上的時間就可以豪不費力地翻完,也滿適合作為搭乘大眾運輸時的消遣。
- Jan 18 Wed 2017 22:00
Read|潛伏紐約曼哈頓上東區の人類學家之調查筆記
這是我2016下半年看過最有趣的書!(呃,似乎只看完這麼一本)不過,此書的精采程度真是~爆表!簡直到了手不釋卷、必須一氣呵成解決的地步。想當初亂逛網路書店跳出這則邊欄廣告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購物狂的異想世界》...
定睛一瞧,才發現這兩者根本天差地遠嘛--Primates of Park Avenue v.s. 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中文書名訂成這樣比較吸引人的目珠吧!副標題『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才真正道出了重點──窺視上流中之上流社會貴婦們的日常生活──也是促使我下單的那根決定性的稻草。
- Oct 22 Sat 2016 11:46
Read|面對輻射,我們是否該更理性冷靜地... 補補腦先?
先說結論:這是一本有梗、有趣、有料的科普讀物,深入淺出
這年頭,手機還有社群軟體的發達,三不五時就Line來一些不知道源自哪裡的文章,末尾一律都是請廣為轉發,於是許多似是而非的文字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在人間流竄。有多少人是古道熱腸卻不求甚解、因而製造出這麼多讓人越讀越混亂的「生活常識」?(至於如果是唯恐天下不亂者...那還是下地獄好了)尤其是聽到核能、輻射,一入耳直接轉換對應至畸形、癌症,於是立即啟動與生俱來的自我防衛機制:大驚小怪、無論如何就是反對到底。
- Sep 27 Tue 2016 12:38
Read|從呆丸總統大選讀到米國總統大選終於闔上的《總統的品格》
連續兩個颱風侵擾的中秋假期,終於把延宕多時的最貧窮的總統的故事看完。
年初總統大選之際,在一陣臉書轉發按讚潮流中發現了這本書的存在。坦白說長年對政治無感,對社會議題缺乏關心,我連烏拉圭確切到底在南美洲的哪兒都不曉得,更遑論聽過這位連續兩年問鼎諾貝爾和平獎的佩佩總統之名了。所以當時就想,也許可以嘗試閱讀此書來做為我的國際觀啟蒙(哈哈哈),但又覺得這鐵定不會是我會留一輩子的書,於是上TAAZE覓得了一個狀況不錯的二手版本。結果在書架上一擺,就是大半年過去。
- Jun 12 Sun 2016 21:04
Read|終於看完《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本來應該更早看完的,結果發生了一件慘烈的意外。
寫給曾在戀中失去,封閉於記憶愛中的你和妳
身邊的人突然被長跑多年的女友提出暫時分開的要求,不但他青天霹靂、無法接受,親友團也都驚愕不已。我看著桌上的這本書,「沒有女人的男人」,難道是一個徵兆嗎?真是糟糕。結果就這麼擱了好一陣子。幾度翻開,幾度卡關在〈戀愛的薩姆沙〉那裡。好不容易嚼完最後一篇〈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也許是被鬱悶心情影響,出事後再看的這兩篇,實在索然無味、難懂至極。
- May 15 Sun 2016 21:34
Read|如何才能「創新」?
從私人機構到公家單位,處處都遇得上墨守成規的人,只是更為完整的官僚文化讓「公務員」成了貶抑的代稱,但即使如此還是有《拿破崙之村》(ナポレオンの村)中淺井榮治那樣的異類存在。於是我想,這不單只是聚落之間制度的差異吧?整個社會約定成俗的規矩似乎打一開始就在那兒了,如果沒有不安於室的靈魂,沒有成天想著為什麼的精神,那麼或許直到進棺材的那天,我們只能永遠都活在既定的小框框裡。
於是,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獲得了一種暢快──
- May 14 Sat 2016 19:21
Read|The Opposite of Loneliness-- 孤獨的反義詞
2012年5月,一位聰明、熱情、才華洋溢並充滿幹勁的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典禮後五天不幸車禍身亡。
任何年輕生命的殞落,都令人惋惜(不久前赴義的那位倒是很可惡可恨)。而這位22歲的女性,立志用生命當一名作家的Marina Keegan,不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其所創作的音樂劇即將在紐約國際藝穗節上演、知名的《紐約客》也有一份工作等著她赴任... 光明燦爛的前途卻在那一天嘎然而止。Marina Keegan的親友們整理了她的遺作,挑選出九篇隨筆與九篇短篇小說,集結成這本小書,《孤獨的反義詞》。
- May 01 Sun 2016 16:00
Read|時尚,斷捨離!
剛看完《時尚斷捨離》不久就看到這則經典語錄,真是道出了被限時限量搶購沖昏頭的人們的心聲。
現在的購物行為早已從實體店鋪轉為電腦前手指下單了。每個月此起彼落的連線服飾,在網拍models美照的哄抬、還有店家誠心推薦畫重點必買的催眠之下,我們是否不知不覺購入了過量沒那麼必要的東西呢?
- Mar 06 Sun 2016 11:12
Read|《女人明白要趁早》佳句選粹
在Google圖片搜尋輸入『王瀟』之後得到的排行榜前三排... 這麼一位內外兼具的成功女性模板,真的頗激勵人心的,是不是?(不好意思說其實是很自慚形穢><)
摘錄一些警世段落與特別有感觸的部分,也分享給一些需要當頭棒喝、醍醐灌頂或是精神支持的朋友們